项目简介: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牙根变细变短,冠根比例失调,引起牙齿稳定性降低,甚至牙齿松动脱落。因此早期关注正畸牙齿的牙根吸收,可以降低正畸治疗过程的风险,对临床正畸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牙本质磷蛋白(DPP)和牙本质涎蛋白(DSP)是非胶原性细胞外基质蛋白,参与牙本质和牙骨质的矿化过程。牙根组织被分解和吸收,被分解的两种蛋白会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龈沟液中检测DPP和DSP 可作为牙根吸收的生物学标志,为临床牙根吸收的诊断及牙根吸收的修复提供依据。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应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了正畸力压低牙齿导致牙根吸收的模型,探讨一个加力周期中龈沟液中DPP和DSP浓度的变化规律,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寻找最适力值,提高正畸疗效,减少牙移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正畸治疗常见的并发症---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本课题避免了患者后期治疗牙根吸收的费用,也为患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